第四十三章

(2/3)重生之我是曹操 / 冰风皇帝

方各州,文化普及程度高,兴建的太学更是在普通水准之上,而且大秦根本没有固定的去采用任何一种学说作为所谓国策,经过这么多年的执政,帝国的文官团们清除地认识到大秦的稳定,绝不是某一家学说就能办到的,就像皇帝说的,儒家也好,墨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帝国只需要有用的,大秦是包容万物的,所以帝国的官员可以以某种学说作为自己的准则,但那是私人,绝不准带入公事上去,所以各地的太学全部按照帝国太学府的标准进行,百家学说都有教授,至于主流的墨道兵法儒更是必修课程,必须有充分的理解才可以合格,由于这条法令的贯彻,尽管官员中有人信奉儒家,有人信奉法家,但那全是他们私人的哲学准则,一家独大的事情不适用于大秦,他们中谁要是敢混淆的话,帝国的铁律可是等着他们,在加上帝国兴办官学,你不做,有的是人想凭本事来做官。

在这一年里,大秦在改变着,向着无法预估的方向改变着,没人知道他最终将变成什么样子,包括促成这一切的曹操在内,现在的天下走势已不是他所能控制的,而这一年里,曹操在荆州和孙坚成为了好朋友,孙策和曹昂亦然,皇帝和太子不呆在帝都,虽然曾被文官们所非议,但是强势的皇帝铁了心的呆在荆州,他们最后也只有不了了之。其实曹操这样做也是有他的深意,如果一个国家必须依靠个人的力量才能做到国泰民安,那未免太悲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繁荣需要很长时间来堆积,但是只要很短时间就能被破坏掉,原因便是将行政权力全部教与皇帝手中,皇帝一犯错,整个国家跟着一起倒霉,到最后,吃苦的只是可怜的百姓,曹操不想陷入这个怪圈,所以他几乎将行政权力全部下放给文官,而现在他远离帝都,便是为了看看他制定的制度到底能否做到他想要的一切,现在看来,荀彧他们做的很好,皇帝应该是帝国的象征和军队的首领,而不是行政的决策人,曹操一直都这样想,至于民主,那就交由后代去发展好了,至少在他定下的规矩里,曹家可以放弃行政权,但是军队必须掌握在皇帝以及依附皇帝独立于文官集团外的军堂手里,文官不可干预军事,同样军人不可以干政,这就是他真实的想法,中国需要强大的领袖,需要传统来维系,那么皇帝就必须存在。

“陛下,你明日便要回去了吗?”襄阳城头,西下的落日影中,孙坚站在曹操身后,若有所思地问道。“该回去了,我出来很久了。”曹操轻笑了起来,然后长叹道,“但愿长醉不复醒,虽然很想就这样随意地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但是有的事情我必须做。”曹操给了孙坚一个无法明白的笑容。刹那间,孙坚迷惑了,他不清除,到底哪个他才是真正的他,是平时那个与他把酒言欢的皇帝,还是现在这个他看不透的背影,他总觉得曹操像个谜一样,叫人摸不透,不过孙坚没有再想下去,做人还是简单一点好。

公元197年,曹操回到了阔别一年之久的帝都,这一年他四十二岁,正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巅峰的时刻,曹操明白此时发动远征,是他身体所能接受的最佳时刻,但是大秦却没有做好准备,尽管此时大秦军团强悍无匹,但是远征所需的物资情报却是八字都没有一撇。

踏进久违的皇宫,曹操心里浮起的是另一种感觉,那是家的感觉,才踏入内宫门口,曹操和曹昂已是老远地看见了,曹茜老远地跑过来,身后,是紧追的宫女和两位皇后。“父皇!”曹茜叫喊着一把扎进了了曹操的怀里,敲打着曹操的胸膛,“父皇,你好坏,那么久都不回来看茜儿。”“茜儿,父皇也不是故意的。”曹昂在一旁道,他倒是想替父亲解围,结果却把自己也给陪进去了。“大哥,你也坏,还有二哥三哥,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都不回来看我。”曹茜一脸的楚楚可怜,倒是叫曹家父子好生羞惭。

“乖,父皇再也不走了,茜儿乖。”曹操哄着这个唯一的女儿,和过来的蔡琰宁芷聚在了一起。“真是对不起你们。”曹操颇为歉意地看向了两个老婆。“陛下哪里话?”两女竟是不约而同道。“好了,不讲这些,去殿内讲。”曹操笑着道。当下,一行人走向了殿内,突然曹操眼角瞥到了一旁,原来正是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他派人把他们接近宫里,不过才教导了他们没几天,就一走走了一年,说起来还真是对不住他们,不过瞧他们身板却是硬朗得多了,看起来被皇宫留守的黑骑营士兵给操练得够惨。“你们也一起随朕去吧。”曹操笑了笑道。“谢陛下。”三人声音洪亮,说话间自有一股英气,看起来他们的性格倒是有点偏向军人气质了。

进了大殿以后,一行人倒是叙旧聊天,很是热闹,曹操的气度也让诸葛他们三个很快放开了束缚,一起聊得很是投机。“来,你们三个,朕也算你们的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小师弟。”曹操说话间,将此次随他一起进京的陆逊给推了出来。“小子见过三位师兄。”陆逊仪态大方,与三人见了礼,司马三人也是随即还礼。“好了,以后都是一家人。”曹操大笑着看着这四个弟子,心中是说不出的得意。

夜晚,御花园里,曹操眯着眼儿,蔡琰和宁芷在一旁也是站着。白天他可是看出了什么,“皇后,我看白天里,那三小子看咱们家丫头的神色好像不对劲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