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言情总裁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解禁】第四十四章 平三韩

【解禁】第四十四章 平三韩

(2/4)重生之我是曹操 / 冰风皇帝

捷如风一样地闯入了三韩人聚集的所在,而首当其冲挡在他前进路上的便是三韩中人数最多的马韩,当时,马韩有十五余万户,近五十万人,分为五十四个部落,虽然人数比较多,但马韩当时尚无城郭,亦无纲纪法规,各部落都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根本没有形成巩固的统一体。

在夏侯渊铁骑的压迫下,不过是半月时间,马韩五十四个部落里面就被夏侯渊灭了十四个,而夏侯渊的损失只有区区不到百人,这固然是夏侯渊打了那些马韩棒子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那些马韩棒子的战斗力也实在弱的可怜。其实大秦想向三韩动兵的消息,基本上那些高丽棒子秋季前就知道了,曹操根本就不屑对那些家伙进行突然袭击,而且对他们进行战略欺诈根本就是侮辱自己,只是那些棒子们不愿相信,在他们想来,曹操和大秦是不会对他们那些穷乡僻壤产生兴趣的,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错了,曹操和大秦对于世界地图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其实若不是曹操以前要做的事太多,而分散了太多精力,他老早就灭了这三个小国了。

而面对从带方进发的夏侯敦虎骑的弁韩就只能用凄惨来形容了,夏侯敦出发前没有带任何干粮,而在穿越林海的时候,为了省事,同时也为了不让炊火暴露他们的行踪,他们吃的都是野兽的生肉,所以当他们到达弁韩地界的时候,体内那种因为长期生吃血食而勃发不已的嗜血yu望再也控制不住,他们呼啸着操控着战马便突入了弁韩人的聚居地。

在这些接受严格训练,渴望荣耀,有着无比嗜血yu望如同狼一样的战士面前,弁韩人的抵抗显得无聊而多余,而这个挡在虎骑路上弁韩的第一个大部落大约有三万人,但是最后活下来的不到两万,基本上所有抵抗的男人都被斩尽杀绝,对于部下的行为,夏侯敦没有阻止,在他看来,这样很好,他的兵就要如此,当兵的怎么能不杀人,不嗜血,而且他们是在战场杀死那些敌人的,战后他们谨守着帝国的军纪,没有滥杀任何一个俘虏,更何况这首战的屠杀也是必须的。

在残存的人里面,那些老弱被夏侯敦驱赶向了弁韩剩下的部落,而他自己则带着麾下的虎骑就在那块地方驻扎了下来,在夏侯敦的军团里,大约有着一万多的各族士兵,而他们还远远没有汉族士兵那种对自己血统深厚的骄傲感,所以那些存活下来的弁韩女人基本上都被他们糟蹋了,对于这些玷污军人荣誉的家伙,夏侯敦没说什么,毕竟这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生活传统,但是夏侯敦让他们娶了那些被他们糟蹋过的女人,将来大秦是要向更偏远的北方征战的,而且要将帝国的旗帜永远地插在被占领的地方,那么这些耐苦寒的家伙和三韩能吃苦的女人就是打前哨的最好人选。

也许是兄弟之间的血脉联系,在夏侯敦止步不前的时候,夏侯渊也停止了前进步伐,在被占领地驻扎了下来,没有再向前半步,两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也许是在等待着真正能让他们勉强一战的时候吧!

冀州大秦临时的帝都邺县某处大院子里,草创的大秦参谋军院里,曹操正在与郭嘉和戏志才以及一批挑选出来的军人精英,商讨着三韩的战事。“陛下,看起来元让和妙才都想一次性解决三韩,就不知道是谁比较走运,能够与三韩的主力决战了。”戏志才分析道,夏侯敦和夏侯渊在对三韩进行了威慑性进攻后止步不前,明显是给三韩一个聚集兵力的机会,好一次性干净清楚地解决掉,说实话,用虎豹骑去对付三韩,实在是杀鸡用牛刀,如果还要一个一个部落的去扫平,简直就是浪费。

“希望三韩会选择元让。”郭嘉在一旁道。“哦,为什么?”曹操的手指敲击着桌案。“妙才的心不够狠,这种主力决战一定要杀得三韩畏我大秦如虎,这样之后的逼降才可以事半功倍。”郭嘉的眼中闪着锐气道,那些蛮族向来只臣服于强权,一战就杀得他们丧失抵抗的勇气,才是最省力的法子。“那就让朕好好期待一下元让和妙才的表演吧!”曹操笑了起来。

夏侯敦和夏侯渊的许动终于起到了作用,被他们驱赶的马韩人和弁韩人很快将大秦入侵的消息传遍了半岛的每个角落,于是三韩的人开始恐慌起来,他们为自己的将来而担心,从十多年前起,东方那黑色的军旗一直就是压在他们心头的恐怖噩梦,他们无时无刻不担心那强大的苍天之王会彻底摧毁消灭他们,但是好在他只是将辽东周围的散落蛮族击败后,再未向前踏足半步。

但是如今,噩梦变成了现实,那位强大的苍天之王,如今的大秦皇帝终于动手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就是曹操的想法,更何况对这些忘恩负义的高丽棒子。(想到韩国,老子就一肚子的气!)

元气受损的马韩和弁韩再也无力阻挡辰韩的在三韩中的强势地位,但是辰韩的王却没有多少高兴的意思,大秦皇帝打来了,是的,那个令人害怕,令人恐惧,令人心生敬服的大秦皇帝挥军打过来了,叫他们这孱弱的三韩如何去抵挡。

辰韩王在自己的宫殿里发着呆,他痴痴地坐在王座上,脸上满是一种害怕的神情,过了好半晌,他才回过神来,看着殿中的群臣,喃喃道,“我们该怎么办?对了,我们投降,我们向大秦,向苍天之王投降臣服!”突然,辰韩王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