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堪入目的现场

(3/6)县委书记的官途:青云直上 / 人面桃花

,贫穷是万恶之源。我特别理解这些怀里抱着孩子、脸上戴着折子,手里拿着欠款条子,到市委、政府来哭的妇女们。她们的丈夫死了,有的连尸首也找不到。她们今后的生活便没了方向,她们的丈夫去了,这个家庭就完了,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这些妇女崩溃了。

在上级首长的莅临指导下,边境市召开了“1.23”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协调会议。

上级首长指示:“1.23”爆炸事故是全国首次在烟花爆竹销毁环节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事态严重,影响恶劣,当前要做的是首先要尽快调查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尽快平息边境市困扰市委、政府大院里混乱的局面。

根据上级首长的指示精神,边境市迅速成立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下设的医疗抢救组、身份确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

事故处理工作全面展开。

其实,医疗抢救组是不用设的,抢救谁呀,现场的人就只剩下我们三个人了,都好好的。

可是市委办公室的主任要设,他郑重其事地讲,这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一定要按着规定来,按照预案的程序、内容,一定要做到一个不落。

真是一好办公室主任。

身份确认组的事情就麻烦了,那么多的残肢已经面目全非,只有对现场发现的残肢进行dna技术鉴定,才能确认死者身份。可是,那大坑里成都的废墟,早已成了粉沫,怎么能找到全部人的dna呀?

专家们为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专家们说,实在找不到dna的,建议只能做失踪处理。

失踪,失踪这个定性是这些上访群众根本不能接受的。

黎丽琼、齐冰洁和我的名字被列事故调查组的名单之间中,因为我们三个是目击现场经过的人。

可是事故发生的那阵子,我们三个的注意力都不在爆炸上,只在小洁换那什么上。

也算丽琼和我命大,如果没有小洁那个,我和丽琼可能也去做“连理枝”了,哪里还活到事后接受调查的份儿。所以,我们还真应该感谢小洁的那个,是那么地及时,那么地必要,对于我们俩真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善后处理组做的第一件事儿是买了二十五口棺材,停放在边境市的殡仪馆。边境市是个小市,一共不到二十万人口。整个殡仪馆只有五个厅,一般只能容纳同时死五个人,由于医疗水平的日渐提高,同时死五个人的盛况,自市殡仪馆建成至今,在边境市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次实在太夸张了,因此,我们安监局占了右侧的一间,那间房子正中央挂着块匾,匾上写着“青松厅”。青松的寓意很深刻,就是希望人延年益寿,唉,人类总是向往美好的,都到了这地方了,还不忘记了要延年益寿一下。

公安局自然占了正中间,右边的那个是民工们的。房间的布置也市委办公室主任安排的,多好啊,简直挑不出一点差错,就连这时候都忘不了官场摆座次牌的规矩:左为上。所以没职没级别的民工只好在右边了。

黎丽琼、小洁和我三人一起走进青松厅,我和黎丽琼也是善后处理组的成员呢。我们局九个人,在只剩下我们俩了,再也没有不团结的因素了,一点也没有。

这头一天晚上,我们俩就负责守夜了,这也是市上领导的意见。有那么多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前来吊唁,总得有个认识的人,说话的人吧。

晚上,吊唁的人陆续离开了。

青松厅里黑漆漆摆着七口棺材,是那样的寂静。寒夜里,只剩下七个亡魂陪我们三个在寒风中哆嗦。

我让小洁陪丽琼待会儿,我要出去买几瓶白酒。

“买白酒做什么?”

“天这么冷,局长队长从前都喜欢喝酒,我请他们喝几杯。”

“那你去吧”,丽琼说,“来再给你一百,多买些,请剩下的几个同事儿都喝上点吧!”

我走出了青松厅,回头望望公安局的长安厅灯火通明,里面还有人吊唁,是啊!好部门的花圈都比我们多收几排。

最左侧的是那些民工的房间里的灯都黑了,静悄悄地。家里的支柱倒了,整个就黑暗了。他们的家属都干吗去了呢,生活的大悲大痛排着队等着压迫着她们呢。

我买了一件六瓶酒返回“青松厅”。

丽琼走上前来,斟满三个酒杯,她要陪我敬遍所有的同事儿。

我回头看看小洁,觉得似乎她融不进气氛来。

小洁走过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她说她要敬林夕夕。她办事儿干脆利落,不愧是职业记者。小洁敬完说想去民工那边看看,我说那厅里没灯,黑灯瞎火的,小洁说没关系,只是看看,自个儿有手机。

小洁走了,提了一瓶酒,我感觉得到,她看我的眼神里含着幽怨。

望着小洁的削瘦的背影,我的脑畔又回忆起我们分手时候的那段对话:

“今天就毕业了”

“是的,你今天失恋,我也是”

“那以后呢?”

“我也不知道”

“还是朋友吧?”

“应该是吧?”

“跟朋友比起来呢?”

“更亲密一点吧”

“比朋友更亲密的,那还是恋人啊!”

“不能再当恋人吗?”

“约定好的东西不能改变”

小洁的手颤抖了一下,还是伸了出来。

“但是我们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