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2/3)[聊斋]兰若寺 / 载载

满为患,一如白献之所料。

倘若世上没有容身之所,又有人要来剥夺你最后一块立足之地,那么,不过以死相拼罢了。

虽然众志成城,但白献之也没有肆意扩军,而是j-i,ng益求j-i,ng,小心又小心。并不是所有妖鬼都适合战斗,每一个妖鬼,虽然不能代表着寻常意义上的生命,却代表着比生命更高的灵。

被这样信任着的黑山君,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才行。几个月下来,黑山军不过堪堪有了雏形,拥有鬼怪三百,妖魔三百,后备五百。这个数目放到南疆和地尊一战当中,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白献之深知,兵贵j-i,ng而不在多,以白献之推算,兰若寺能养三千黑山军便是极限,不可能更多。只是这一千一百余妖鬼虽然放到凡人当中都是厉鬼凶魔,拿来对付地仙却绝不够看。但有大阵凭依,拿来镇守山门却是绰绰有余了。

“若天下大乱,我带着黑山军多去扫荡妖邪,他们便很快就能成长起来了。”白献之暗道,若要练就厉鬼凶魔,他实在是行家里手,若非转世以来立志正道,白献之有的是办法给鬼军提升实力。

“魔道功成,后患无穷,实在不值得。”白献之垂眸思索着黑山军的前途大事,渐渐有了眉目。

转眼间夏去秋来,白献之和槐序不眠不休三十六日炼成大阵,阵成之日,正是立秋。天降肃杀,渐渐就有一股萧索的气息发散出来。

白献之天人交感,对天地轮回格外敏感,而槐序比他更敏锐一些。

槐序和白献之站在山顶,嗅着风中渐浓的金气,道:“走啦,答应了三春立秋就出发的,再耽搁就要冬至了。”

上都虞城,古称长安。项氏斩赤蛇于长安,便在长安建立了虞城。作为国都,虞城的繁华,远超旁人所能想象。道路四通八达,商业繁荣,车水马龙,有远在西域的商人不远万里而来,也有海外的使者前来朝贡。

这一座都城,哪怕是龙气渐衰,它也不会衰落,反而蒸蒸日上。人气汇聚蒸腾,远远观望,便如同一轮金色的太阳,什么妖魔鬼怪、邪祟孽障都不敢靠近。仅仅凭借气息,这虞城便可以将人仙之下的妖魔鬼怪刺伤。

槐序没有进城,只是遥遥观望,便觉得双目有些刺痛。他看得不仅仅是虞城的人气,也在感应虞国的龙气。虞朝坐拥天下五百年,大限将至,将迎来大劫,渡过去,仍旧有五百年的机缘,渡不过去,分崩离析只在眼前。即便如此,这条老龙的威严也足以让人胆寒。

槐序望气,便见一头老龙在云气中沉睡。说是沉睡,其实也无时无刻不在运动,龙气随成龙形,却不是真正的龙,有聚散离合,但大体上还是老龙的模样。鳞爪俱全,有新生的龙鳞,也有老化的鳞片。

槐序知道,若是这条龙完全换上新的鳞片,便如同浴火重生,再增一劫气数。

“果真蔚为大观,让人惊叹啊。”白献之看着虞城,有些感慨。

槐序知道他还不曾见过这样的场面,黑山老妖叱咤南边,却没有来过北地,而五百年前的齐国也是北定都。这样繁华的人道景象,便是仙神在世,也会惊叹。

“只可惜我们暂时不能进去,不然倒可以好生游玩。”槐序有些歉意,龙气所在非同小可,成就地仙之后,虽然比不过龙气,却也是气运恢宏。两团气运交汇,极易引发一些事故来。除非铁了心入世,很少会有地仙往人皇身边走动。

槐序能够以火罗伞隔绝感应,但两位地仙,却难免力有不逮,为了安全,最好暂时远离。白献之想去却有估计,槐序不能满足他的心愿,心里便有几分歉意。

白献之笑了一声,道:“今日不成,改日便是,虞朝倒了,虞城可都未必会衰颓。”白献之不在意,槐序便轻轻笑了起来,惹得白献之多看了几眼。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y-in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山与虞城相去不远,槐序和白献之绕过此山,特意来一睹虞城胜景。再从虞城南去,到太乙山寻找长春观。

太乙山在虞城中素有仙都之称,这山的钟灵毓秀,便仿佛仙境,松涛如浪,在千山万壑之间回趟,清越动人。

槐序和白献之都不由得动容,黑山也能称灵秀,但与太乙山相比,却又逊色不少。

“福地洞天,造化所钟。”若非扎根在黑山,白献之还真有在山中常住的心思。

踏足仙都,白献之才微微皱眉,道:“偌大太乙山,竟果真无神么?”

名山大川出神灵,非但出神灵,还会出大神。除非是被各个宗派占据,这些宗派从神灵手中接过守护山林的责任,才能请神灵离开。

槐序道:“太乙山只有长春观一家道门,许是长春观接去了神灵的职责?”

槐序曾于梦境游览过二春道人和三春道人的轮回,但三春道人和二春道人的记忆里也并没有这些记载。

太乙山之大,除了长春观,也有些其他的门派,但大多都是凡人修建的庙宇,真正有道行的只有长春观一家。这等洞天福地,而长春观却是只有三个弟子。每一任观主都会收三个弟子,依据资质传下三元丹法,最后只有一个会成为观主,剩下两个都要离开太乙山另寻出路。

独占宝地,却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纵然长春观有过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