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1/2)长安 陌上柳 / 昔邀晓


张氏讶异,以为自己听错了,向来不怒自威的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很快她就恢复了平静,柔声道:“怎么会,陛下有皇后、有贵妃、还有昭仪,我们都在陛下的身边呢!”

“她们……”天子微微睁眼,看着几案上的香炉,眼神晦暗不明,“她们都不能与我心意相通,只有你可以!”

天子拉住张氏的手,放在胸口,张氏愣了一瞬,用另一只手轻柔的按摩他的头皮,道:“妾这一生,只有陛下可以依靠,妾唯一在乎的,也只有陛下……”

她低下头,轻轻靠在天子的额头上,她的话让天子心情愉悦,在外人看来,这真是一幅郎情妾意的美好画面,只是张氏的眼里,一片冰凉。

后来,张氏才知道天子那天为什么会罕见的向她敞露心扉。

原来那日前,齐地的一位长史向御史台上了谏表,列举了齐王在齐州结党营私,拉拢当地豪族世家与士子。

这也就罢了,齐王还在齐州筹集了数十笔钱款,这些钱折成银锭约莫有四十多万两。

然而这么一大笔钱款却去向不明,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秘!

御史台接到谏表后率先向齐王发难,藩王未离京,却在四处结交门阀,还筹集这么多钱,他是要做什么?

造反吗?

众朝臣知道后,嘴上虽不敢说,心里其实都是这么想的。

昆山公主的事还膈应在天子心里,如今他最喜爱的儿子又出了事,天子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那谏表摆在书案上刺得他眼疼。

然而再生气,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查探,其中牵扯的人员几十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写在表上。

齐王现在在打仗,那长史只是上了谏表,人还在齐地,天子也是震怒不已,命大理寺负责探查审理此事。

还派人去齐州羁押有关人员入京审理,然而还没等大理寺的人赶到齐地,这件事的中心人物,那位长史却投河自尽了,连个尸骨都找不到了。

与此同时,齐地的门阀氏族早早的罗列了证据自证清白,大理寺奉了皇命,一丝不苟的查探细节。

但最后什么也没查到,齐地氏族的证据看起来没有作假的地方,然而那份谏表除了没写四十几万两银钱的的去处,其余的细节都写的清清楚楚。

消息传开,这件事一下子就如堕烟海,谁也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左仆射沈知礼对此大斥荒唐,上表斥责大理寺办案不力理应责罚。

天子纳谏,一连责罚贬谪了数位官员,这件事纵然闹的沸沸扬扬,但依旧没个结果。

一直拖了半年多还是云里雾里,沈知礼坐不住了,提议将齐王召回京城亲自做个说明。

天子好不容易给儿子安排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不肯就这么把他叫回来了,在朝堂上为齐王推脱了许久。

一直到天授八年的四月,大周的铁骑已经攻占了大半个高昌国,那四王子带着残兵依旧在负隅顽抗。

但筹款案需要一个结果,天子再为齐王考虑,这件事也要对朝臣有个交代。

六月初,这件事有了转折,据齐州一位主薄的调查,当初有一个来自京城的人,他在筹款案发生之前频繁的跟齐地的世族联系。

大理寺根据这条线索去追查,果然就查出了结果,八月初,天子就下诏,崇安伯李淑光因结党营私、意图叛变被没收家产下狱,六日后就判了斩首。

其成年儿子判绞刑,未成年诸子及三族男性判流放,其族中女眷皆罚没为官婢。

与李淑光一同被审理的还有齐州四个颇有名望的门阀,皆被没收其家产,主犯判流放,从犯判监刑数年不等。

虽然筹款案的结果出来了,该杀的杀了,该抓的也抓了,风波似乎也平静了,但从公布结果之后,天子连下三道口谕斥责皇后兄长胡知化玩忽职守,继而将其贬谪到了东都做了个都水监丞。

天子此举看似是贬谪,然而在一些人眼里,这不过就是不痛不痒的警告,齐王和皇后连根毛也没伤着。

崇仁殿书房内,高琦愤愤道:“谁都看得出这件事是崇安侯府为齐王背了黑锅,天子居然用这种方法替他隐瞒,他是把全天下的人都当成傻子了!”

高琦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旁的沈季平淡定的扶须摇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对于这件事,他有别的看法:“崇安侯府不算无辜,李淑光在筹款案中确实是帮着齐王和齐州世族牵线搭桥,他既然敢这么做,就应该能想到如果事发,灭顶之灾就跑不掉!”

“难道齐王就这么轻易的躲过去了?”高琦忍住不高兴反问道。

沈季平呵呵一笑,“你就没听说,陛下近来很不待见胡家,连带着对皇后也冷淡了不少,就是赵王也挨了些骂。”

幕僚章青也附和道:“从陛下命大理寺查探此案,到如今冷落皇后,足以可见,筹款案就是齐王和胡家背着陛下搞出来的,而皇后就是替他们隐瞒!”

“陛下虽然偏心齐王,更希望他是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本事,而不是私底下动手脚,就算是要动手脚,那也得由陛下同意!”

“不过这也是陛下的错,一生二,二生三,他在纵容齐王第一次的时候,就该明白把一个人的野心养大,以后可没那么轻易就能按下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在研究星座,有几个不错的脑洞,还是想慢慢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