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3/5)云水间GL / 风若清扬

云晨潇轻轻拍着水心悠的脊背,慢悠悠的道:“我是笨啊,总是就没有自己的主张,一味跟着你胡闹罢了。少年时,跟着你混迹江湖,如今又跟着你纵横庙堂,今后还会跟着你南征北讨。不论怎样,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只有一点……”她松开怀中之人,定定看着她的眼睛道:“悠儿,我们来做个约定吧!”

水心悠见云晨潇突然正色,便也慎重地点点头。

“若你得天下,我可否终身布衣不仕?”

“邦无道则隐。云儿你这是……定要做那不召之臣,与我作对么?”水心悠心下一阵黯然。虽然这也是她最希望看到的情况,但由云晨潇亲口说出来,她心中依然不是滋味:云晨潇既然主动提出成事之后隐退,是否也意味着,她并不认同自己的做法?古来权臣篡位,即使得了天下,也要遭后世唾骂。

云晨潇却笑道:“盛世才出隐士。若真有那一天,但求客星犯御座。”

“好!我答应你。不过,你要做那大隐于朝的隐士。”水心悠握了云晨潇的手,展颜一笑道:“那么,请小云将军务必再耐烦我十年光y-in。十年内,我自当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届时……”她略微一顿,敛衽向云晨潇施了一礼笑道:“我自当为你马首是瞻,寄意琴棋书画,纵情山水江湖。执子之手,白头不离。”

云晨潇颔首道:“好,口说无凭,拉钩为定。”说罢将水心悠的小指勾住。水心悠却反手与她十指相扣,定声道:“十年江湖夜雨,十年铁马金戈,此生亦足矣。此后世间,再无将军权臣。”

作者有话要说:

心累。。。下章进入快进模式

第94章 云水见闻录

预警一下!!!

这章是文言文,但比较浅显,应该可以读懂。作者文笔有限,只能写到这个地步,大家凑合看吧。

写了这么多章忽然发现我太啰嗦了,怕再写下去自己都没耐心了,索性假托子虚先生之口,作此《云水见闻录》,也算是完结了。坑了这么久,我也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结尾。。。

再次预警,文言文,慎入!(会有番外。小可爱们,后会有期!)

***

宣和十四年冬,水心悠自荆州返京。云晨潇戎装铠甲,率部曲千人,置酒堞楼,为之壮行。时值岁末,朔风凛凛。云、水并肩逆风私语多时,温酒次十余,尤未尽兴也。

宣和十五年元月十五,京中灯会繁华,金吾不禁。夜花千树,星陨如雨,鱼龙璀璨,达旦通宵。心悠于太师府遍请京中权贵,华盖蔽月,煊赫不减宫宴。席间,宾客尽欢,独心悠郁郁焉。或问之,不答,唯饮酒耳。中夜,宾客尽散,唯其妹之涣及素日故交慕容婉、柳如眉、宁雨凡等在侧。心悠倦欲眠,之涣向解人意,阻之曰:“姊何急去?今夜欢宴,普天同庆,姊独向隅。妹愚钝,不敢问其故。但有一舞,j-i,ng妙绝伦,邀姊同赏,或可宽解一二。若不见此人此舞,恐我姊悔之肠青!”

少倾,隐约一人鹤裳羽衣,手持三尺青锋,乘月御风,飘然若仙。其妙舞扬扬,淋漓顿挫,来如雷霆,罢如江海,观者无不动色。心悠虽尽览天下奇观,亦壮之曰:“卿非公孙佳人转世哉?”及近,乃知舞剑之人为小云将军尔。

时宣宗有裁撤宗藩之图,赖心悠、晨潇及慕容光大学士、霍横扬尚书、谢子良大夫、洛风将军、杨世成侍郎等成事。帝恩宠心悠最深,以军政要令委之。心悠亦不负帝望,亲点晨潇为镇西大都督,洛风、杨世成为左右将军,于十五年春驻军十万于剑门关,欲伐蜀。时蜀中安王薛延庆于诸王中最弱,求宁王延康、定王延广援兵。晨潇察其意,遣褚玉曦为左先锋,唐晓涵为右先锋,各率j-i,ng兵五千,于道中围截夹击,大败二王援军,缴获降将万余。晨潇又于成都城下点兵c,ao练,昼见旌旗,夜闻征鼓。未几,安王惧,洞开城门,伏地称臣,并移钱粮、赋税、军政要权于晨潇。是日,成都民额手相庆,载歌载舞迎王师入城,如临节年。晨潇惑而问之,答曰:“早闻云将军治军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我成都民盼将军久矣。”

晨潇治蜀二年,一扫蜀中浊气,清明廉洁,劝农兴学,民心向之。又辟龚岩为掌书记,唐仲平、周越等为参谋从事,皆俊才也。当时论者以为有识人之能。后南征宁王,成都百姓出城十里相送,所赠衣帛、干粮、银钱等不计其数。其得民心若此。

宣和十六年初,安王薛延庆薨。世子薛竣领王府长史洪惠,以治丧为幌,藏甲兵、军械于府内,欲行反事。临发,惠惧,密告于晨潇,事遂败。晨潇上书尽数竣罪,帝念血脉之情,不忍杀之,贬黜南疆,未行而卒。

初,蜀、楚军中将帅以为晨潇蒙父荫入伍,且为女子,多不服者。及其定南楚、收西蜀、征江浙,神机妙算,屡建奇功,待下宽和,赏罚分明,属将无不归心悦服,奉之若神。更兼其风姿萧肃,常着银甲,骑白驹,驰骋沙场,所向无敌。远而望之,如玉山耸立,故军中呼为“玉山长城”。晨潇初不为意,后呼之者愈众,名动天下。心悠于京师闻之,去书责曰:“卿在军中,切勿饮酒。否则醉也,玉山将崩,长城自毁,为之奈何?”晨潇投书大笑曰:“我入太师彀中矣!”遂不复饮。

十七年秋,宁王薛延康移檄州郡,以心悠“悖道逆理,败法乱纪,以致天下板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