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1/1)继室子的为官路 / 戚华素


“过会儿返家之前,我就叫人去递牌子,明日我就进宫,”谢侯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让捧墨去吧,”谢笙道,“他镇日跟着我进宫,与宫中守卫,和一些小黄门都很熟悉,必能办得妥当。”

“可,”李翰林这才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活动了一番筋骨,才对在一旁打了许久酱油的李三舅道,“还坐着做什么,去瞧瞧琛琛在哪儿去。”

谢笙见状,忙主动站了起来:“还是孙儿去吧。”

李三舅原本脸上还有些不愿,此时见谢笙开口,忙也同去。他如今心里颇不是滋味,明明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偏偏最喜欢谢笙这个哥哥。

“得亏你和琛琛年龄相差太大,不然我必不叫你进我家的门,”李三舅和谢笙走在路上,突然煞有其事的对谢笙说道。

谢笙哭笑不得:“三舅,就算我和琛琛年纪相仿,也不能成亲啊。”

“为什么,”李三舅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眉宇间满是威胁之意,“你还觉得琛琛配不上你了?”

“怎会,”谢笙认真道,“您知道我看过不少医书,民间有外嫁之女,骨血不回流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表兄妹虽然亲近,可是所生之子有不小的几率是生来有异的。正是因为亲近和宝贝琛琛,才更不能叫琛琛有机会遇到那样的事情。”

李三舅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其实关于骨血不回流、同姓不婚的说法他也知道得清楚,只是整个朝堂的网络,就只有那么大一点,即便年年有补充,却也是,掉下去的多,爬上来的少,故而士族,尤其是勋贵之中,便兴起了表兄妹亲的说法。

谢笙与李三舅过来时,三舅母和大姐儿正在说话,两人便没过去,倒是琛琛发现了他们俩,便舍了娘亲,过来寻他们玩。

因谢家人定好了要用过晚饭再走,故而这一日,李家便将用饭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时辰。即便如此,谢家人回府时,天也已渐渐黑了。

“少爷,”捧墨这会儿才有功夫上前,“皇上请侯爷早朝后进宫。”

“可同我爹说过了?”

“干爹亲自过去了,”捧墨这说的便是林管家了。

谢笙闻言,便没再提。明日亲爹进宫的经历,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若是皇帝信任亲爹,那便只是走个过场,若皇帝心里起疑,只怕还得亲爹随机应变。

“明儿早些喊我,”谢笙道,“我也和爹一道练一套拳法再进宫。”

谢笙等人回家晚,二郎却早早的就走了,毕竟宫门下钥的时辰是定了的。

二郎回宫时,恰巧遇上皇帝在寝宫院里的树下,看着光秃秃的树干,也不晓得在想些什么。

“父皇,”二郎自打从荣王府出来,就不大能提得起精神,如今见了皇帝也是一样,“外头凉,父皇怎么在这里站着。”

钱总管忙道:“六殿下快劝劝皇上吧,皇上已经在这儿站了快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那可真不短了。

二郎有些慌张的上前几步,摸了摸皇帝的手,脸上也变得严肃许多:“有劳钱公公叫人去熬姜茶来。”

二郎见皇帝依旧没什么动作,大着胆子拉了皇帝往寝殿走:“父皇您怎么能在外头站这么久呢,过会儿先用上一碗姜茶,务必不能病了。”

皇帝任由二郎拉着自己走着,问二郎:“朕怎么瞧着你是从外头回来?”

“今儿堂兄告了假,说是老太妃娘娘这两日病了,我便给娘回了一声,出宫去瞧,”说起老太妃,二郎的情绪又有些许低落。

“老太妃病了?”皇帝也有些惊讶,看向已经吩咐了底下人之后,回到自己身边的钱总管道,“怎么竟没人告诉朕。”

钱总管躬身道:“早晨就有人来回了,只是皇上您今日一直忙着,奴才便没用这事儿打搅您。后头娘娘从六殿下处知道,已叫人以皇上的名义,请了太医院正副使同去……”

皇帝这才点了点头,对二郎道:“还是多亏了你娘在,不然,朕得耽搁多少事情。”

二郎没有接这话,只是道:“这话父皇您亲自同娘说去,要是叫娘知道,您在外头站了一个时辰,怕不止是一碗姜茶能过去的。”

皇帝听着这样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心里却十分受用。

“二郎你的手是怎么回事,”皇帝无意间瞧见二郎手上还没淡去的印记,虽然一看就是自己给掐出来的,可二郎平白无故,掐自己做什么。

二郎是真忘了自己手上的印子,忙将手收回来藏住。

“是我自己不小心,”二郎道,“父皇您好好用姜茶,我才从外头回来,还不曾换衣裳,我过会儿再来向您请安。”

二郎说完,不等皇帝再说话,就自个儿退了出去。

皇帝看着二郎的背影,慢慢皱起了眉头。

钱总管见状,忙唤了跟在二郎身边的小吴子来。

“皇上,今儿是小吴子跟着六殿下一道出宫的。”

皇帝点了点头,问小吴子:“二郎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伤?小吴子还真没注意,心里着急,便道:“约莫是出宫时,遇见高太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