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5

(3/3)沙漠深渊 / 杨安

也承认对地雷没有研究。但他说他小时候砸过□□,玩过子弹,还拿炮弹压过咸菜。不管事儿多危险,世界上也并没有少他一个帅哥,所以炸药不会把他怎么样。

他把地雷从沙子里刨出来,直接抱在怀里拿了过来。

所以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地雷也不敢找你麻烦。

不同地雷有不同的爆破原理。电影里那些一些踩上去不炸、抬脚才炸的是松发雷,踩上松发雷只要还没松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活人不会给屎尿憋死”,总能想想办法,所以荧屏上常有拆松发地雷的情节。地雷的品种分化很久以前就出现了,什么绊发雷压发雷乃至复次耐爆的地雷,花样繁多。现在的智能地雷可以计算一定单位面积上的步兵数量和密度,然后在杀伤力最大的时候引爆。

地雷上没有任何标识。战士同志认得的说,这怎么看都是上世纪中旬或之前的地雷,而且是重压地雷,反坦克的,不过他们也没见过一模一样的品种。地雷的引信已经被摘除了,李镇于是又随手把地雷扔到一边,被廖小丹臭骂一通。

徐瑾胆子很大,走到附近蹲下去研究,末了用手捏起上面的一个装置问这是什么。

大家研究了一会儿没有结果,她却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在刚才发现地雷的地方找了一块平地刨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找到连锁地雷阵的契机。

除了被沙丘挡着的地方,我们把附近的沙子刨了一遍,发现地下每三到五米就会有一个地雷,引信全部已被拆除。地雷阵在我们脚下蔓延,不知道覆盖的地区究竟有多大。以这些连锁地雷的重量和形制来看,这么密集的排布简直没有必要。

徐堇说这是一个疑点,因为在沙漠里布地雷毫无意义,沙丘会移动,把它们全部埋到底下去。

“也许是防着沙子下面的东西。”地质学家马中林说。“流动性沙漠沙质可以允许较大的东西在下面移动。”

大家都跳了一下。马中林是随队的两个专家之一,这家伙做人很不实在,讲话也很不中听。

“连锁火炮要炸就一下子全炸了,单次使用,”我给叶妮亚解释了一下状况之后她抱着胳膊说,“所以不可能是防止什么东西移动的,我看倒像是要靠爆炸把这片地区翻个底朝天,也许能炸出个什么东西。但如果那样的话,为什么要用地雷呢?”

而正当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有人撞了一下我,我回头看看,却没看到什么人。这时我意识到我冲锋衣的口袋的拉链开了。我下意识地伸手到口袋里检查我的求生工具包,却摸到了一张纸条。

我把纸条摸出来,打开来看到上面写着字:

“□□,她很不对。”

这张纸条是用俄文写的。我收起来,抬头张望,叶妮亚正蹲在远处地上和另一个专家顾志明顾导一起研究地雷,这张纸条一定是她写的——我见过她的笔记,但因为距离原因,一定不是她传给我的。

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的疑点比我当时发现的还要多。

这笔记的确像是叶妮亚的。她平时经常在一本小笔记本上写一些故事和随笔,我曾经拿来看过,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能把她的笔记完全记下来,只要模仿得很像,我完全分辨不出,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怀疑,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