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2/3)此山是我开 / 山有木兮君如玉兮

店是专门卖高档品的,店里的东西都是我们这边没有的,每天都有很多富人进去买东西。”林诚说道。

“那店里最便宜的东西都要一两银子。”王节也知道那家店。

“我们可以像那家店一样吗?”余佳很兴奋,他们也可以卖高档品。

“我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赵易莘笑道。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话本大卖

沈阳倾和赵易莘创造的新糖在云y-in寨风靡开来。见这种糖在云y-in寨如此受欢迎,赵易莘他们打算去城里买原料回来做更多,还要去定做一批小罐子来包装以拿去卖。

赵易莘给这新糖取名为果糖,他还尝试用圣女果的果汁放进去,但味道没有橙汁做的糖好。

鉴于这个时候成熟的果不是很多,赵易莘决定等葡萄、苹果成熟后再尝试新口味。

吃过早饭,沈阳倾他们该出发了。这次,赵易莘和余佳欢喜也跟着去。他想去看看他的话本弄得怎么样了。话本写好后,还要拿去印刷。赵易莘找陈曲也还有其他事情。

由于赵易莘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适合骑马,所以沈阳倾给他安排了马车。赵易莘和余佳欢喜三人一起坐马车。

“这是我第一次坐马车!”余佳第一次坐马车,很兴奋。“马车是有钱人才能坐,没想到今天我竟然坐上了。”

早在听说赵易莘的嫁妆走马车时,余佳垂涎不已。

“不是吧,我见寨里马挺多的呀。”欢喜在宫里待久了,不太懂外面的事。

“我们寨里倒是有马,但车身也不便宜,而且我们在山上也用不到。”余佳解释。

“没事,日后你想用就用,可以让老三带你玩。”赵易莘丝毫不介意借出自己的嫁妆。

“承梓你真是太好了!”余佳冒着星星眼对赵易莘说道。

“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这般客气。”赵易莘笑道。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城里。一行人照例先去了老二家。

很不巧,老二和王扬都不在家。幸好沈阳倾他们有备用钥匙,这备用钥匙是老二怕沈阳倾他们来而他和王扬都不在才配的。

沈阳倾他们将马和马车放在老二家的院子里,然后分头买东西。

沈阳倾和赵易莘先去陶瓷店定做装果糖的罐子。他们要做两种罐子。一种是像男人巴掌长的长圆形罐子,另一种是宽圆形罐子。沈阳倾和老板讲了他们的要求,商量好价钱后沈阳倾交了订金。

由于不确定果糖拿出去卖是否受欢迎,所以沈阳倾他们没有订做太多罐子。

办完罐子的事,赵易莘要去陈曲的书店看看情况。余佳也跟着去。余佳是想买几本书回来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已经认得很多字了,所以他打算买这书回去测试自己的水平。

至于欢喜,事情一办完他就和十三去逛街了。

所以最后是赵易莘带着沈阳倾和余佳一起去找陈曲。

“媳妇,林承梓来了!”宁迢见到赵易莘,立马激动地进去喊陈曲。

他终于可以解脱了,因为这段期间陈曲老是在他耳边念叨林承梓。

“你可算是来了,害我盼得头发都白了!”虽然陈曲的话是夸张了,但他心情真的就是这样。赵易莘真的太难等了!要不是不知道赵易莘在哪,陈曲都想上门找人了。

“快进来。”陈曲示意宁迢招呼沈阳倾和余佳,自己拉着赵易莘进了小房间。

“我跟你说,你写的话本卖得非常好!”陈曲拿出赵易莘的手稿和印刷好的话本,“我已经加印三次了,但还是不够卖。”

“没有那么夸张吧?”赵易莘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次写的话本能够那么受欢迎了。

“这有什么夸张的,话本写得好,买的人自然就多了。不过,第一次写话本就能大卖的人目前我就遇到了两个,一个是你,另一个是揽月。”揽月是笔名,一般话本上的作者用的都是笔名。

赵易莘用也有笔名,他的笔名是沧海一粟。

“揽月不就是写《仓州小偷》的那位吗?”赵易莘记得很清楚,《仓州小偷》的作者就是揽月。赵易莘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那本话本写得真的是太好了。

“对,就是他,我这里的话本就你们两个的卖得最好。”陈曲羡慕极了,为什么他写的就不像赵易莘他们一样大卖呢。

“你的续集写好了没?”赵易莘的话本其实还没写完,他只写了第一部 。赵易莘一开始就是计划分成几部来写。

“还在写。”赵易莘摇头,第二部 还没那么快完成。

“那你快点写完,很多人来催我要续集了。”不单单是其他读者,就叫陈曲看完第一部 后挠心挠肺的。怎么就没了呢,故事还没完呢!

“我尽量。”赵易莘只能说自己尽量,怀了双胞胎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了,这是你的收益。”陈曲拿出一袋钱,“我们书店只要是你来了话本来,合格的话就得一两银子,然后卖出去的话本你们有两成分成。一本话本50文钱,所以卖出一本你就得10文钱。”

大梁书可不便宜,所以大多数人是买不起书。但是话本不一样,话本的内容不多,用的纸张也没那么好,所以价格比一般的书要便宜很多。因此,一般想看书却买不起的人都会选择买便宜的话本回去看。这也是为何话本难登大雅之堂却流行的原因之一。

陈曲给赵易莘的银子足足有十两。除去本来就得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