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2/3)此山是我开 / 山有木兮君如玉兮

五经经史策论外,他还看了不少农书商志。他的夫子告诫过他,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是强国富民之道,天子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发展好国家的农业和商业。赵易莘在他的影响下学习了不少农业商业方面的知识,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做天子的命。

赵易莘相出的办法是:云y-in寨不再靠打劫为生,而是和商人合作起来。他们可以让商人从这边过去,并护送他们去西域,他们只收一部分利润做保护费。

沈阳倾听到了赵易莘的想法,高兴得抱着赵易莘亲了好几口。

“媳妇,你真的太聪明了!”沈阳倾激动地说道,“我现在就去叫大家起来开会!”

说完,沈阳倾拉着赵易莘去了大堂,他敲响了寨里用来集合的锣,“噔噔噔”的响声传遍整个寨子,成功惊醒了正在午睡的人们。

“老大,发生了什么?”老三拉着余佳急冲冲地跑过来。在他们身后,其他人也拖家带口的赶来了。

“来了的都坐好,但我们要商议一件大事!”沈阳倾坐在大堂上,气势全开,“这关系到我们云y-in寨的生存问题!”

听他那么一说,大家迅速坐好,寨里的三代人,包括沈北贺那一辈的,沈阳倾这一辈的以及他们的下一辈都来了,就连欢喜张易李钢他们也在这。这是除了上次成亲之外赵易莘见到的全寨的人。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来,经过我们云y-in寨的商人越来越少,导致我们寨越来越入不敷出,为此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但是今天,我沈阳倾的媳妇,也就是你们大嫂,想出了个好主意,现在有易莘来跟您们具体说说。”提到赵易莘,沈阳倾特别地骄傲。

“……”忽略沈阳倾媳妇的说法,赵易莘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大概就是这样,大家有什么想法”赵易莘最后说道。

“哎呀,大嫂你真是太厉害了,你说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老三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

“果然一群糙汉子还是需要读书人啊!”三叔感慨,他同样是十分欣赏赵易莘的。一开始他还觉得像赵易莘这样的人不愿意留在寨里,现在看来他已经开始为云y-in寨着想了。

“那是,我们公子可聪明了!”就连欢喜也忍不住夸道。

“这些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好多东西我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但生活阅历还没有在座各位丰富呢。”赵易莘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就是,以前但是好像你们都读点书你们都不懂,看多读点书是有用的吧!”三叔开始教训起一大帮汉子,当初莫柯交他们读书,他们总是偷懒,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件事他可记得清清楚楚。

“三叔,我们哪是那块读书的料,不是逼我们嘛!”老三是最不爱读书的,当年逃课就他最厉害。

“行了,现在不是翻旧账的时候,该干嘛去就干嘛去!”三叔挥挥手。

赵易莘的提议得到全寨人的通过,一帮汉子感觉自己充满了干劲。

沈阳倾将在一个人出去的人分成两组,每组十几个人。每次一组人出去干活,另外一组留在寨里。

“不过老大,你说这商人会相信我们吗?”老三问道。

“这倒是个大问题。”沈阳倾看向了赵易莘。

“他们会的,只要我们开出的条件足够吸引他们。”赵易莘笑得狡猾。

比起走官道,最终只能得到三四成利润和同山贼合作最后得到五六层利润相比,是谁谁都懂怎么选择。

“以后我们统一收三成利润,不过头一批我们给点优惠,暂时只收两成。”赵易莘说,“而且我们也可以顺道在仓州城买些东西拿到西域去卖,这样一来我们的收入也多了不少。”

从云y-in山到西域来回一个月左右,一年就是十二趟,每次的收入就看货物的多少,这样一年下来,最少可以满足云y-in寨的需要了。

“对啊,我们也可以顺便做着买卖。”沈阳倾若有所思。他爹爹是西域人,沈阳倾对西域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西域喜欢我们中原的瓷器、茶叶、药材等,我们主要从西域那边采购香料、黄金宝石。”

“药材?”听到沈阳倾说道药材,赵易莘灵光一闪,“阳倾,除了云y-in山,哪里还是我们的地盘?”

“周围与云y-in山相连的其它山都是我们的地盘。”云y-in山这边,地处两州边境,一般官府管不到他们,所以他们想占多少地盘就有多少地盘。

“我们可以在山上种药材。”赵易莘记得在书上看过关于在山上种药材的记录。“还有,我们可以在这附近的洼地种着粮食蔬菜,再自己养些j-i鸭猪鱼,这样就不用下山去买了。”

习惯了打劫的生活,一下子切换到种田模式,云y-in寨的汉子们觉得非常震惊,原来日子还可以这样过,怎么以前就没想到呢?!

“易莘。”解决了寨里的生计大事,沈阳倾简直对赵易莘爱的不能再爱了,“你怎么那么厉害呢,简直就是我们的福星。”

“别说了。”赵易莘脸微红,再说下去他忍不住骄傲了。

既然确定了寨里的发展方向,沈阳倾他们很快分好了工,着手准备接下来的活。一时间,云y-in寨十分活跃,非常热闹。

“那块远点的地这也用来麦子,那块近点的可以用来种菜。”

“把j-i养在山上不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