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5

(1/2)宁为长生[重生] / 谢亦


刀下亡魂,一句话未喊完便被割断了喉咙。不过刹那之间,靠近营地的河里陡然跃出上百个一身黑衣的蒙面劫匪,喊打喊杀之声惊了马群,引起一阵混乱。

“迎敌!看好囚犯!儿郎们,跟我杀!”

领头官兵始料未及也被劫匪的突袭吓得方寸大乱,但很快强撑住气势,拔刀当先冲了上去。

刀锋相交,鲜血喷薄,训练有素的官兵在短暂的混乱后马上恢复了次序,迎敌的杀了过去,守囚的围满囚车。但他们,或者说皇帝的人马错估了劫匪对囚犯谢永林的重视,见这一百劫匪竟然拿官兵不下,河道上突然又跃出数十人,在第一批开路的劫匪掩护下很快杀进重围,直取囚车而去!

领头官兵见大势已去,一面挡开劫匪的攻击一面从怀中掏出信号弹,掀开抛向天际,发出一声剧烈的轰炸声!

“援兵就要到了!儿郎们撑住!万万不能让囚犯有任何闪失!拼啊!”

援兵的消息果然让官兵士气大振,原本颓败的局势霎时又被撑了回来,这些士兵都是凉州战场上下来的士兵敢杀敢死,口中怒吼挥刀向劫匪,气盖山河,你死我活。

就在收到求救信号的皇家暗卫往事发地赶去时,洛京皇城中,在古朝安身上吃了脸色的贞元皇帝沉着脸走入御书房中。

“见过陛——”

“免礼。”贞元皇帝懒得听他废话,摆了摆手,坐下径自道:“爱卿这个时辰求见,有什么事,说吧。”

刑部尚书李达深也不是蠢笨之辈,眼见东升太监不在皇帝身边,陛下又是一副不豫的神色,不由绷紧神经道:“回禀陛下,今日臣下审问交州暴匪,从他们口中审出一件紧要事,特此来禀。”

“何事。”

宫女将茶奉上,又悄无声息地退下,贞元皇帝心神不属,掀了掀茶盏盖子,心里还想这古朝安今日不耐的神色,眉眼一沉,又撒开手放下了茶盏。

李达深见状,赶忙道:“那几名匪首,曾在宁州从官,据他们供认,宁州州牧阮府自十几年前便有铸造劣银的罪行,宁州州府更曾将贞元二十年新铸的官银全部换成劣银,在宁州各郡发行。劣银之事非同小可,故而微臣不敢耽搁,得知消息便向陛下禀明。这是匪首画过押的供词,与刑部的奏折,请陛下过目。”

东升太监不在,他手底下交出来的冯平太监赶紧从他手中接过奏报,呈递御案。

贞元皇帝凝眉,略略翻过奏折,便沉声道:“匪首没有供出劣银之数?”

“启禀陛下,这些暴匪在宁州的职位不算高,其中两位是前宁州州牧阮府的幕僚这才知道此等罪行,但再深入的……”

“行了。”皇帝打断他,“宣户部尚书来见朕,此事等他过来再议。”

贞元皇帝正要起身,却又坐了回去,只招呼冯平太监过来,低声道:“你亲自回一趟正阳宫,与东升说朕今日会晚些回去,让他留在那里好生伺候。”

“是,陛下。”

冯平太监匆匆而走。

刑部尚书见皇帝陛下无意与他多说,不知是因这个消息盛怒还是为了别的事情困扰,龙颜不展,坐在上首又将那份奏报翻开来看,神情冷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赶紧也夹紧尾巴,垂首恭敬地静立一旁不作声。

过了小半个时辰,户部尚书李韬疾步而来,叩拜请安,但久不听皇帝叫他起来,半晌才将刑部上呈的奏报丢在他面前,道:“爱卿好好看看,看仔细了,再想想该给朕什么说法。”

户部尚书这几年尽忠职守,已经稳稳躲过被摘乌纱帽的危险,这才松了一口气不久,今日被皇帝陛下突然召见他心里那块大石又猛地提了起来,此时听皇帝森冷的语气顿时额际涌出冷汗,赶忙捡起地上的奏报看起来。

宁州私换官银为劣银?!贞元二十年?!

李韬大吃一惊,一批官银被调换,趁它还没有流入市井中及时抽调回来这还能挽救,但如今八年过去,这些劣银已经一两银子变作十两,再要调回早已不知流入何方!更糟糕的是,偏偏是宁州阮府,如今阮淑妃已死,阮府更已经凋零,要问罪都无从问起。

李韬心中叫苦,憋住了一口气细细再看,竟找不到半点辩解之法,顿时叩头称罪:“臣监管不力,竟不查此等恶行,请皇上降罪!”

“呵,劣银之事朕全权交给你,查了这么多年,竟然还能让人在你眼皮子地下把官银私换。如今东窗事发,你不想如何赎罪,却只想朕降罪于你,看来你这户部尚书是不想当了啊。”

在皇帝质问户部尚书之时,东升太监将皇后熬好的莲子老鸭汤送进正阳宫。

古朝安喝了两口,便兴致缺缺地放下,起身对东升太监道:“我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去伺候他吧。”

“三爷,陛下刚刚命人过来传话,说是前殿事忙,今日会晚些回来,特命老奴侍奉您。”

“我不想看见你,你不知道吗?”

说这话的时候,古朝安脸上的笑容一如往常。

东升太监浑身一颤,顿时将头埋得更低了。“老奴……请三爷恕罪,老奴这便退下,是否送些书给您……”

“不必。”古朝安朝寝殿内室走去。“让他们都撤了,我不想被他们打扰。”

东升太监应了一声,见他进了寝殿,关紧了门,无奈之下,只得让暗处候命的暗卫走远一些别让梁三爷发现端倪。

古朝安将窗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