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2/2)捡来的小郎君 / 沐家阿年

这是临安。”徐东回道。

赵凌风双目圆睁,“什么?昨夜本王分明还在京城。”

徐东眼里划过一丝慌乱,“王爷留在京城不安全,属下便自作主张在王爷茶里下了mí_yào,连夜来此,还望王爷责罚。”

“放肆!”赵凌风气得拍床沿。

徐东恭敬地磕头。

赵凌风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天意啊。”笑着笑着又哭了,“景清,我对不住你啊。”心里一阵苦涩,现在宋谙怕是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吧。

“你下去吧。”赵凌风无力地挥了挥手,拥着被子重新躺下,快速闭上眼,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入睡,去梦里和宋谙道歉。

作者有话要说:

估计是上次章节错乱之后改了一下就忘了后面的章节,所以漏了一章,刚刚才发现,也是造孽,被自己蠢哭。实在是已经更到太后面,改的话要逐一改,于是就懒得改了,就加在这个后面吧,当大章凑合着看吧。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第36章 宋谙

明德三十九年,赵乾以年迈病重为故,传位于刚册封不久的太子赵凌云,年号朝元。

赵凌云身着玄色龙袍,胸前绣着金色的龙,头戴冕旈,腰间配着玉环,在众臣目光的洗礼下,表情严肃,迈着沉稳的步伐,缓步走上台阶。

待赵凌云行至顶端,转过身后,众人纷纷跪下叩头,异口同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凌云双手呈托举状,道:“平身。”

“谢陛下。”

“如今,逆贼赵凌风与梅邺出逃在外,占据临安及周边十二座城池,对京城虎视眈眈,诸位可有什么好建议?”赵凌云微笑着看着大家。

之前归顺赵凌风的官员有的被斩首示众,以定北侯府与阳武王府的家眷为甚。有的关押在天牢,现在朝廷官员极为稀缺,新提拔上来的又太过年轻,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是以当赵凌云问的时候,你看看我,你看看我,然后低下头,什么也不说。

“陛下,臣有话讲。”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赵凌云不禁侧目,看着站出来的人,看上去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面色比常人较白,似有什么不足之症,模样倒是挺普通的。不过眼睛倒是很特别,不同于平常所见的黑色瞳孔,他是淡蓝色的,与蓝天一般的眼神,为他这副平庸的外貌增添了几分色彩。

“你是?”赵凌云疑惑地问,他还没见过这个人。

“在下礼部侍郎潘旻。”潘旻回道。

赵凌云挑了挑眉,看着一旁的潘秉诚,“你可与潘尚书有关系?”

潘旻实在地说:“潘尚书是臣叔父。”

“这么看来,你是靠着你叔父的关系当官的?”说到后面,赵凌云的语气开始凌厉起来,他最讨厌这种裙带关系。

潘秉诚闻言,脸色一变,立即跪下,“陛下,并非如此。”

潘旻古怪地看了眼潘秉诚,继而回道:“臣是自己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可你看着也才二十五六岁,你叔父当上尚书的时候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就算是青出于蓝,哪有这么快的。”赵凌云依旧怀疑道。

“陛下,臣已经三十有二了。”潘旻无奈说道。

赵凌云一惊,仔仔细细打量着潘旻,实在是看不出。

只听潘旻继续说道:“臣是通过科举入仕,太上皇亲封,与叔父并无关系。”

赵凌云恍然大悟,好像是有那么回事,曾听宫里的太监议论过,有个官员,不与人来往,默默无闻,就像个透明人一样。还真是让人容易忽视,若不是他今日主动站出,也只有每年的政绩考核才知道有礼部侍郎这号人。

赵凌云尴尬地笑了笑,重新回到之前的话题,“方才潘侍郎要说的可是什么好计策?”

潘旻缓缓说道:“安平侯自幼军营里长大,深谙兵法,少年征战四方,剑锋所指,马蹄所踏,为我大宣赢得无上荣光。他是英雄!英雄不该被埋没,沉寂了这么多年,他该重新回到他属于他的地方。”潘旻的话里满是崇拜,听得赵凌云很是激动,“不错,朕也有此意。”